热门标签: 党正党明
李驰 李驰 |

李驰先后在天津大学和荷兰贝尔拉格学院(Berlage Institute)获得建筑和城市设计硕士学位,并于2012年-2018年期间任荷兰MVRDV建筑事务所中国项目代表职位,期间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了天津滨海图书馆等项目。

而后于2019年末创立了有庐设计,在文化项目、城市综合改造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实践中,带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态完成针对性设计;并希望以建筑师的顶层视角切入,将研究过程贯穿始终,让每一个项目都获得综合平衡的最优解,让天下没有难用的土地。

电话联系 029—88226655 在线联系 个人主页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李驰 2021/07/304,442浏览



“曾经有很多个瞬间我都觉得,除了天气更加炎热之外,南强村的许多状态都特别像我小时候印象中的老家村庄。村子里的阿婆面无表情的立在老屋门口,看平房拆了建成楼房,又看楼房被修旧如旧的改造成以前平房的模样;看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奔向城市,又看长大后的他们带着对故土的眷恋和无奈匆匆一瞥的归来。“

—李驰


村庄


万泉河从五指山的风门岭流下,一路蜿蜒向东,从博鳌镇入海。位于河口三角洲边的南强村是它所流经的最后一个村庄,也是距离博鳌亚洲论坛最近的一个自然村。早年间下南洋的祖辈们为后代留存了一批形制和工艺都堪称上乘的老宅。三进庭院,每进都设有祭祀龛房,那是远下南洋的祖先们和村子绵延至今的情感羁绊。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万泉河从五指山的风门岭流下,一路蜿蜒向东,从博鳌镇入海。位于河口三角洲边的南强村是它所流经的最后一个村庄,也是距离博鳌亚洲论坛最近的一个自然村。早年间下南洋的祖辈们为后代留存了一批形制和工艺都堪称上乘的老宅。三进庭院,每进都设有祭祀龛房,那是远下南洋的祖先们和村子绵延至今的情感羁绊。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万泉河与村庄


我接到的设计任务是在这个村庄内为博鳌论坛做些力所能及的配套,当我拿着地形图走进老宅问管家阿婆,对这个村庄的提升改造有没有什么建议时,阿婆摆摆手:“别的我不管,别动这些老宅子,别动我的祖宗牌位和神龛。”


好,就听阿婆的。

我们将项目选址定在了村庄边缘一处背靠老宅,面朝一大片花田的有条件建设区内,并依托博鳌论坛的影响力,将功能业态定位为一座展现近年来乡村振兴建设成果以及进行更广泛的乡村对话的多功能国际交流中心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项目鸟瞰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建筑鸟瞰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正立面

总体设计构思来自于对乡村文脉的致敬。公共建筑的设计体量较大,无法直接套用民居尺度。但当我们从老宅中抽取了典型的琼海民居的形象,在基地上模拟还原出原有的群组,再将这个已经消失的聚落“抽走”后,一座带有传统建筑“历史剪影”的现代公共建筑的形象就诞生了。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琼海民居


“这里表达的是一个隐喻,你看见的是一个消失过后的状态,是一个历史的剪影,虽然细节已模糊,但当看到它你仍然可以想象的到过去这些房子的尺度,原有的密度,和它的天际线。”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形体生成过程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花田中的交流中心

重叠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夜间鸟瞰

浪漫的诗意在这解构和重构的过程中被塑造出来。于是,我们将这种“剪影”的效果又平行叠加了一次,形成双重表皮的“重影”,并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材料来形成更加丰富的对话:朴素又厚重的清水混凝土代表村庄的文脉和过去的历史;而轻盈、透明又柔软的半透明网膜则预示乡村无限可能的美好未来;而他们叠加之后产生的更加有趣的新图案关系,则预示着在里将要发生的更多有趣思想的碰撞。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夜间立面

而且更有趣的是,叠加在一起的两层表皮,在不同的天气和光环境下打出了漂亮的配合,呈现出了非常不同的现场效果:晴天的时候,紧绷的织物表皮呈现出接近铝板的效果,表面的特殊涂层出现金属色泽的反光,和坚硬的混凝土底色共同支撑起了建筑硬朗又明快的雕塑感;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白天,表皮呈现出接近铝板的效果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清水混凝土和半透明网膜的叠加


阴天的时候,漫反射天光达不到反光阈值,表皮呈现出布面质感和材料本身的灰白色,恰到好处的和天空颜色融为一体,像是幔帐搭建的城堡;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阴天时,表皮呈现出布面质感和材料本身的灰白色


在夜晚灯亮起来的时候,外层表皮则神奇的变为全透明,整面的清水混凝土墙被显露出来,呈现出和白天完全不同的样子,让村民们都大呼神奇。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侧面夜景

这种有趣的外表皮是我们受当地纺织业的启发,找到的一种特殊的编织物材料,它像普通麻布一样,轻薄柔软,有浓郁的乡村气息。我们选用了开孔率在40%左右的编织方式,使得这层表皮既可以像百叶窗一样遮挡一半以上的烈日直射,又可以像纱窗一样,几乎不阻挡从内向外看的视觉效果,加之两层表皮之间间隙的烟囱效应,气流还会再次带走部分辐射热量——所以,这层膜像墨镜一样滤掉了大多数的辐射和亮度,留给室内的则是温和清凉的图景。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在走廊内部透过织物膜看向外


安装这层织物膜的材料也充满了乡村工艺感,除了相邻板块的胶焊缝以外,固定它的唯一方式就是原始的编绳拉结。我们一共研究了四种拉结和隐藏绳结的方式,才最终成功的把这件霓裳羽衣平整的“穿”在了混凝土墙上。拉紧后的预应力达到了每平米2000牛以上,足以抵挡海南每年数次光临的台风。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走廊和幕墙节点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外墙夜景

除了建筑外部的叠影外,我们也将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叠加进室内场景。真实的百亩花田景色代替了原本主席台的背景墙,同时,为了避免因背景过亮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又加设了大量的采光天窗,把真实的天光也引入了大厅内部。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会议中心内部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使用中的会议中心

在大厅的四周,高大的檐廊为建筑提供了一个开放共享的灰空间,连续折线的檐口除为观赏花田提供了有趣的取景框外,还成为了设置在花田中央圆形舞台的对景看台。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走廊内部


故乡

完成了这座交流中心的设计后,我们又在田野的另一端设计了一座民宿和一个多能功能餐厅,并且在田间构建了用于连接彼此的圆弧形栈道,以及供人们停留歇脚的几处景观装置,构成了一组完整的具有会议、发布、餐饮和住宿的配套群。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民宿鸟瞰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民宿内部


在不久前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期间,这座刚建成的交流中心幸运地被官方指定为唯一的第三方主题会场——美丽乡村会客厅,并举行了若干次有意义的高级别乡村对话,民宿等板块也有幸成为了接待省级领导居住的场所。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花田围绕下的建筑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博鳌论坛期间的鸟瞰

我们高兴地看到,以隐喻的形式,记忆中那些快要消逝的老宅子的形象成为了有意义的空间实体,并被人们所接受和喜欢;我们也愿意相信,在这间看得见历史叠影,听得见田间麦浪翻滚,感受得到天光明暗的建筑内开展的乡村讨论,应该会更接地气,更有温度和力量。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夜间鸟瞰


曾经有很多个瞬间我都觉得,除了天气更加炎热之外,南强村的许多状态都特别像我小时候印象中的老家村庄。村子里的阿婆面无表情的立在老屋门口,看平房拆了建成楼房,又看楼房被修旧如旧的改造成以前平房的模样;看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奔向城市,又看长大后的他们带着对故土的眷恋和无奈匆匆一瞥的归来

故乡不远,它就呆在那个最熟悉的地点,从未移动过;故乡又似乎遥不可及,甚至无论人们怎么努力,也没法真正抵达。这些甜美又心酸的,重影的故乡片段之间的距离,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乡愁”。如果我们不太满意这里负面情绪的比例,还想做点什么,来减少一点对必将逝去的昔日辉煌的惋惜的话,不妨在这个叠影的情绪中加入新的一层——对乡村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论坛结束后我再次来到南强村,发现了老宅里的阿婆和几位远道前来的老姐们在门前的圆形草地上盛装跳起了广场舞。阿婆主动向我表达了对这儿的喜爱,并且告诉我,像这样的房子不妨多来几个。

好,就听阿婆的。

设计师访谈Q&A


DT : 你认为在乡村振兴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李驰其实在乡村振兴这件事情上,如果要想推出一个样板的话,它不只是好看这么简单,他必须解决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自给自足。乡村的这种商业项目放在一个不是任何文旅目的地也周围没有其他流量带动的情况下,他想成活是难的,所以首先你得活着,才能够谈是不是振兴了,是不是给乡村带来了好处?

第二,如果你想让它存活这件事情是没有是没有作业可以抄的,必须因地制宜,每个乡村的底子不一样,需要很小心的去探讨他的可能性,除了明星项目之外,大多数乡村想找到适合自己的这个业态和适合自己的定位是没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儿。这就是他给设计师和政府提出的要求,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它将来能够呈现出多大的一个接待能力,而需要认真去考虑他要担负多少运营的成本,它的流量关注能不能收回来这么多的钱?这些如果达不到的话,宁愿降低期待值。


DT : 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项目是如何成为被国家认证的展示窗口的?


李驰:最初在做项目的时候,和碧桂园商议出的定位是一个能够自己运营平衡的项目。

所以一方面考虑了给博鳌论坛一周的时间使用和全年当中可能会发生的最多八九次的大型的会议使用之外,还设计了很多商业和其他方面的用途,包括学术沙龙、农业项目、户外品牌、汽车品牌的路演和发布,甚至村民的庙会,巡演的剧,小型音乐会等等都是可以想象的。所以我们让建筑朝向好景观的三面做到从里到外都是通透的,尤其是我们这个建筑没有背景版,没有主席台,就是为了要让这些发布事件能够在里面发生。交流中心是作为它这些维持全年运营的其他各种各样业务的一个载体。

DT : 大体量的公共建筑是如何做到对小体量乡村文脉致敬的?


李驰首先我自己是不愿意做假古董的,不管是修旧如旧还是所谓的新元素,致敬有很多种办法,但如果在尺度上都和无法和原建筑一致,无论再怎么模仿都是不高级的。所以当我们知道项目的建筑体量比较大的时候,放弃了直接把建筑拉伸两倍来还原的做法,第二我们希望做一个处于正在消逝当中的一个仍然被恰巧保留下来的样本,唤起人们对正在消逝的建筑的一些关注与思考。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采用了一个历史的剪影,在技术上做了一个布尔运算,在这个建筑生成的逻辑上,我们首先在原地块模拟建造出原来的房子,然后叠放新的建筑体量,再将原有的体量抽离。以此实现了在大的尺度下实现一个小尺度的表达。

同时我们也表达一个隐喻,你看见的是一个消失过后的状态,你看见的是一个历史的剪影,但当你看到它你仍然可以想象的到它,这是作为一个国家级的论坛窗口,能够意识到一些正在消逝的东西是值得保留的,通过隐喻式的情境再造带来更多的情感震撼和思考。


DT : “叠影”是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李驰第一是出于建筑被动式的考虑,在海南这个地方,直接的幕墙落地需要以非常大的建筑能耗为代价,非常不环保。第二是从审美的形象上,我希望它是一个剪影的状态,是一个镂空的状态,那么把它真实的挖空其实是比落地这件事情要更好的形象上看的更清楚。第三是出于灰空间的考虑,灰空间创造了一个场域上的缓冲,同时也让村民在里面乘凉和活动。到了国家级的展示窗口层面,我希望它是一个能够激发人想象的,创造了一种不那么确定的一个形象

混凝土是最朴实的一种建筑材料,它代表了最朴实的生活构成,新材料代表乡村的未来,一重一轻,一硬一软,一个是最原始的,一个是最新潮的,这两种东西形成平行线的叠加当中有很多的隐喻,我们在一头一尾,在一个过去跟一个未来之间用两层皮搭建出了一个广阔的话题空间,让人们可以在这里面讨论所有关于这个乡村的朴实想象


DT : 博鳌项目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李驰:一个很要命的事情是最后需要上幕墙的时候是在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期间,基本上是一个封锁的状态。做幕墙的日本公司设计师一律到不了现场,语言不通,现场又比较着急,最后根据他们给的建议和原始图纸,我现场自己画了所有幕墙拉接的节点,最后呈现的这种表面干净的状态是我们在研究节点构造上下了大的功夫。

当这个膜刚刚拉起来的时候,它中间是有一些焊接缝是比较明显,看上去确实没那么好看,施工队在疫情期间马不停蹄的做出来以后,是一个像塑料袋一样普通的膜,当时基本上每天我和项目的设计总在现场都要被骂,也被村民嘲笑,被领导们说是不是受骗了。但是后来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这个膜呈现出来的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状态。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施工中的交流中心


DT : 这个织物幕墙最后是如何被接受的?

李驰:对这个材料还是做过比较充分的考察的。第一,他被以2000牛的预应力拉了足够长的时间以后,会慢慢的变得非常平整,比以前更平整。第二它有自洁净的功能,经过日照、灰尘和雨水后,它的颜色包括焊接缝的兀感都会消失,真正在气质上和混凝土融为一体,而且也很乡村,看起来也很纯朴。这个膜在中国的项目运用上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上海世博会的德国馆。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材料细部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德国馆


主编|慧子

   编辑|张楠


关于设计师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李驰

李驰先后在天津大学和荷兰贝尔拉格学院(Berlage Institute)获得建筑和城市设计硕士学位,并于2012年-2018年期间任荷兰MVRDV建筑事务所中国项目代表职位,期间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了天津滨海图书馆等项目。

而后于2019年末创立了有庐设计,在文化项目、城市综合改造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实践中,带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态完成针对性设计;并希望以建筑师的顶层视角切入,将研究过程贯穿始终,让每一个项目都获得综合平衡的最优解,让天下没有难用的土地。


叠影的乡愁--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 / 李驰工作室

收藏本文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